房协官方QQ群:292525531您现在的位置 >> 南通市房地产业协会-官网 >> 谈经论道 >> 详细信息

刘方磊,一个用哲学思考的建筑师

发布时间:2019-03-19 10:54:32 作者:南通市房地产业协会 来源: 浏览:11462

 “2010年10月8日那天,决定了我今后7年的人生走向。从那之后,发生的一切,就像命运之门被打开一样。我觉得人的命运会在某一时间节点转变,而那个节点对你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刘方磊,在与我们交流时说的第一句话。



  而我们见到刘方磊时,他依旧和印象中一样:头戴棒球帽,一身休闲服,脸上露出惯有的温柔,同时带着收放有度的微笑。

 “2010年10月8日那天,决定了我现在的人生轨迹。”

  2010年10月8日,刘方磊团队拿下了APEC主会场改造项目,对于成功中标,刘方磊也很意外,“我们本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争取这个机会,没有很在意结果,只想做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方案。”尽管没有抱着功利心,但在竞标的过程中,他和团队还是在不断地调整方案,因为他知道,不断的调整和思考是面对机会的一种****方式。

  通过竞选对比,刘方磊团队的APEC主会场改造方案——中式建筑风格,赢得了这次机会。在他们的方案中,中国文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方案的创意上,他们也抓住了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国文化的自信使得方案具备了独特的竞争力。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文化,让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彰显,这是我们项目出彩的地方,同时,我们的方案土方量最小,保护了原生态环境,这也是一个优势。”回忆过去,他的情绪没有很大的起伏,姿态慵懒地坐在沙发上,但双眼依旧炯炯有神,对职业的专注和热爱不经意间流露。

  随着AFEC主会场项目的成功,其他项目也接踵而至:雁栖湖会展中心的设计、杭州G20主会场的改造、厦门金砖会议主会场的改造,这些项目来得都似乎顺其自然。2010年10月8日对刘方磊的人生讲,是一个转折性的日子。

  而刘方磊认为,连续成功中标重大项目,偶然性中带有必然性,也夹杂着历史的机缘巧合。

  “厦门金砖主会场改造:国家气质,厦门特色。”

  刘方磊对项目采取体验式设计,要站在用户的体验上去思考和感受,做到“以心印心 心心不异”。

  在做厦门金砖会议主会场设计改造时,刘方磊深入分析了厦门的闽南文化、福建文化,去感受厦门前世今生的发展脉络,亲自感受当地的地域风俗,去寻找它的与众不同,营造崭新的文化体验。在当地独特的建筑语言中注入现代精神,通过国际化的方式去传递。在改造的环境下,让它呈现出一个国家礼仪性空间的感受。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是严肃的、正式的,充满礼仪感的,每个人的行为代表国家的行为。而厦门金砖会议的行为方式代表国家行为方式,这就决定了建筑的空间感觉,打造出金砖会议的庄重感。

  厦门金砖会议主会场的入口平台和主要空间都有一定的仪式感,在空间序列里营造庄重和尊重。无论是APEC、G20,还是金砖,国家行为、国家气质、国家气度是第一位的,这是相承的、不变的。而厦门金砖会议建筑设计只是带有闽南特色、福建特色,符合厦门当地的人文感受。

  空间是为人、为事服务。空间迎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如何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营造空间,如何用空间契合事件或人的行为,这才是刘方磊要思考的。

把中国文化渗入厦门金砖设计:“丹冠飞羽飘海丝”。

  厦门、泉州、福州等地是中国面向海洋的重要窗口,它们很早就“接触”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是东南沿海文化圈、福建文化圈的原点。厦门金砖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丹冠飞羽飘海丝”。在刘方磊看来,现有的会展中心和会议中心都是曲线形的,给人海洋的流动感,丝绸和海洋都会带给人飘逸的感觉,刘方磊把这种感觉固化成建筑语言,打造“海丝文化”。

  厦门市的市树是凤凰树,凤凰花如丹凤之冠,它的叶子如飞凰之羽;而凤凰在中华文化中代表吉祥,更有涅槃重生的传说,用凤凰代表中国文化复兴的符号,凤凰重生象征中国文化复兴。把凤凰花与凤凰的精神提炼出来,形象化“丹冠飞羽”的概念。

  他又进一步解释到,“福建的民居都是红砖红瓦,金砖主会场的改造主要集中在雨棚,把丹冠的意象表达出来,造型上以曲线阐述‘丹冠飞羽飘海丝’这个概念。”

“在高维度上达成共识,这是项目分工合作上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在大型的项目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与其他的环节进行有效配合。合作者需要对场所有更深刻的理解。国际现代建筑的开创者之一勒·柯布西耶曾说,“建筑是一个光影的艺术。”光影塑造了形体,这是建筑与照明的关系。在夜间,灯光塑造了艺术空间,扮演了塑造形体的角色。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氛围,表达了一种文化。

  在建筑空间的营造上,对灯光有更高、更细腻的要求。这时的灯光不仅要满足其功能性,还要结合建筑空间和建筑形体,突出光对建筑内部空间和外在形态的表达。灯光需要人们不断地感觉和体会,对刘方磊说也不例外。

  “首先是一个灯具形态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如何运用光去合理的塑造建筑形体。这样的照明就不是纯技术层面的事情了,应该带有艺术层面的东西。”作为一名建筑师,刘方磊看照明这件事的角度和境界已经上升到了人文和艺术的层面。

  在谈到建筑与照明的审美上,刘方磊认为,在未来,人们对事物更倾向细腻的审美,“比如不能简单地概括某个城市的建筑和色彩,不能用粗放式的审美。这就需要照明氛围与建筑相契合,达到更加细腻的审美,要用心去感受它们的味道和感觉。”

  当大家都用细腻的审美去思考建筑与灯光带来的氛围感时,就容易达成共识。刘方磊用“舞台剧”去解释这种共识。“在舞台剧中,舞美和灯光分别是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大家的目标就是营造氛围,搭造场景。而建筑与灯光的氛围必须契合,好的场景自带一种讲述性。”

  按照刘方磊的解释,一个舞台就是一个场所。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为这个舞台营造空间感和场所感。在这个场所中,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和照明设计师、画家、雕塑师等,对于场所的解读上,价值观必须达到一致,做到道德层面上的统一。

  如何对场所的理解达到统一的共识,首先要对这个场所进行氛围上的解读,这个场所应该有多少地域味儿、现代感或时尚感。在项目的最初,不同的工种,在氛围的定位上就应该去探讨。如今的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如何让不同工种营造统一氛围,如何让大家形成合力,那就需要提出一个提纲挈领的方向、目标值。让大家奔着这个方向努力,共同营造公共艺术和共同艺术。

  不同的工种代表不同的市场行为和不同的利益---越往低维度看,越是利益驱动。刘方磊希望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达成共识。对于如何达成共识,刘方磊给出了两个建议:一方面,把控自我,放弃个人喜好,朝着共同的方向进步;再者,站在更大的格局上高纬度思考。

  在实际的项目中,刘方磊会在他的权利范围内去和大家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达成共识。“高维度的共识,就是适当地放下利益、放下自我决策,在自己本身的位置上提升思考,在换位层面上去交流。如果高维度无法达成共识,就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去找磨合点。”

“分工只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但是你的思想上,要学会融会贯通。”

  要对行业进行哲学思考,达到高维度共识,而跨界是高维度思考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大家只停留在每个工种层面、细分领域,就会带来沟通障碍。如果上到哲学层面,往往能互相理解。

  2017年3月17日,刘方磊参加了“从APEC-G20-金砖——城市建造与光文化论坛”建筑与光文化跨界交流会,在这个论坛上,他感受到了不同行业的声音、技术、经验,进行了新知识的收集,同时也传递了自己的思考。在不同的领域中,产生思想碰撞,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跨界交流的理解,刘方磊认为只要进入哲学层面,就没有“界线”。之所以现在会有“界线”这个概念,是因为现代社会分工过于精细,这种分工会形成“盲人摸象”的思考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工种会变,所谓行业只是临时的工作属性而已。分工只是时间性的概念,只是人的工作状态,但是人的思想状态没必要把它分工化。例如真正好的西医是不排斥中医的,真正好的中医也是不排斥西医的,这才是好大夫。”

  在行业和专业不断细分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产生专业壁垒和界线,这种界线的障碍甚至了超过了文化障碍和宗教障碍,使得大家无法进行跨专业交流。古人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考。而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想要获得更专业的东西,必须要打破“界线”,否则局限性就会如影随形。未来,不同工种和行业应该怀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很多时候建筑就是在做场所,做氛围。其实照明也非常讲究光的氛围营造。照明和建筑的原理、原则是相契合的。

 “小人物大背景”的乐趣

  连续承担这些重大项目的设计,让刘方磊与国家重大事件发生了关联,让他有种“小人物大背景”的乐趣。当然挑战和乐趣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刘方磊来说,****的挑战就是,项目的改造能否得到各国领导人的认可,能否达到他们的欣赏水平。然而挑战越大,乐趣就越大。

  刘方磊来了

 1.您最满意的设计作品是什么?

  答:现在的建筑没有达到完全一体化的层面,喜欢每个项目的局部,所以每个项目都局部满意。

 2.请您为我们推荐一本关于设计方面的书?

  答:《华夏意匠》,这本书写中国传统建筑与国际的关系,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3.您最喜欢哪位诗人?最喜欢哪首诗?

  答:像王维、李商隐、李白都很喜欢,倒是没有“最”。

  喜欢的诗也是片段,如,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商隐的《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他们的诗都很清新脱俗。

  其实,西方的诗人雪莱、拜伦,也都很喜欢。

  4.您觉得自己算不算文艺青年?

  答:“穷则独善其身”是文艺青年的观点,“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士大夫的观点,如何把文艺青年的情怀与士大夫的观点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我觉得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其实文艺是好事,但是不想太文艺,希望自己在文艺层面上,还需要有哲学的思考,加上对现实的把握和理解。有文艺的情怀,但入世去做一些安身立命的事情。

 5.您有偶像吗?最敬佩的设计师是哪位?

  答:有。我把偶像定位为精神偶像,他们会给你一些力量。

  西方的路易斯·康;中国的样式雷家族。我比较尊重设计师从哲学家的角度思考问题。路易斯·康大器晚成,关于哲学思考的东西特别多,思想很深刻;样式雷的伟大之处是他能够在清代把自己的家族延续下去,这个家族的传承能力是比较强的。

  另外,贝聿铭、巴西奥斯卡·尼迈耶等也都很让人敬佩,他们的思考能力、综合平衡能力值得学习。

  其实,伟大的人物都值得我们敬佩。

 6.如果可以穿越,您最希望到哪个年代去?哪个时期的建筑对您的影响****?

  答:我想穿越到汉朝的未央宫。

  汉朝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文化确定为国家文化;“东汉明帝白马驮经”把佛教从印度引进来;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独立的宗教,也是在东汉时期。同时汉朝形成民族大融合称为“汉族”,文字称为“汉字”,语言称为“汉语”,服装称为“汉服”。汉朝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化审美层次、品味都非常高。

  汉代的建筑“斗拱雄大、出檐深远”,简约大气,简洁得体,突出以汉代文化为核心风格,又同时具备很强的“当下性”。

 7.您怎么看“向古代致敬”这句话?

  答:无论是古希腊罗马,还是古代中国,都可以做出极致的空间艺术。我们提倡一种向古人学习的精神,我们需要对古典和传统的事物有敬畏心。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现代的时尚,或者是因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去趾高气扬。我们现在依靠科技来支撑文化其实很脆弱。科技不代表文化,现代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也还有欠缺。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的品味、美学、格调。

  我觉得,当现代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如果没有以一种谦虚的精神去面对古代的时候,在艺术上是要大打折扣的。